首页

万万女王踩踏

时间:2025-05-25 11:34:26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96186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南方地区将有阴雨天气 新疆中北部有雨雪天气

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中秘两国元首在利马总统府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11月1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秘鲁钱凯港对比图,生动展示了过去四年间,一座现代化的港口拔地而起,一条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使无数人见证当地巨变。(来源:中国青年报)

山东青岛发力民企诉求闭环解决 护航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臧棣是本次《十月》“海子纪念小辑”的六位作者之一。臧棣认为,从海子的诗歌中可以读出他对生命的无限热爱,这是诗歌文化中一笔非常珍贵的遗产。海子隶属于第三代诗歌,但他对诗歌作者的定位是“王在写诗”,这是非常孤绝的主体确认,因此他的诗歌里充斥着非凡性甚至是非人的生命语言。臧棣强调,海子也有快乐的一面,读者们要感受到他写作中的“狂喜”,并且,这一“狂喜”这与海子的哲学素养和美学追求密不可分。

新房新生活——青海海东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洲头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教导员李力称,随着国庆假期来临,民众跨境旅游、探亲访友等出行需求上涨,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将迎来客流高峰,该站密切关注口岸客流动态,提前开足查验通道,有序实行分区验放。(完)

首只在俄出生大熊猫“喀秋莎”体重已达20公斤

结合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闽东北协作等工作,本届海青节举办“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等活动,拓展两岸大学生领袖营、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等活动路线,引导台青深入闽东北、深入福建、深入大陆,近距离感受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时隔五年,这个国际顶级赛事重返中国!

“投资中国”系列活动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的缩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正在努力稳外贸、增投资,2023年以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等政策。彭博社刊文称,过去一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举措,让外商在中国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容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